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51009/4707223.html
一个团队,14名医生,31名护士2天,从初到陌生环境到工作紧张有序11天,85名产妇平安出院......作为我院高新院区东产二科主任,焦瑞芬带领她的团队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用大爱筑起防疫壁垒,用坚守谱写“最美逆行”。“去一线,是使命,更是责任!”1月15日,医院高新院区被市卫健委确定为新冠疫情期间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医院。谈固院区产二科主任焦瑞芬接到紧急命令,要带领团队赴高新院区开展工作。51岁的焦瑞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来到高新院区,来到这最需要她的地方。“我既是第二党支部书记,又是产科主任,这个时候总要有人先去一线,所以,我们来了!”高新院区东产二科医护团队共45人,其中医生14人、护士31人,年龄最小的还不满23岁。来到高新院区,焦瑞芬和团队面临的不仅是全新的病区,涉及病房交接、设备不全、信息调整等种种问题;更要在院感防控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制度、流程。时间紧任务重,焦瑞芬带领团队与相关科室配合,一点一点梳理病房、产房、手术室等各项制度流程:制定了《主楼病区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缓冲病区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主楼产房医师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生活区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危重孕产妇的安全,制定了隔离病区和主楼病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脐带脱垂、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并进行逐一演练。凭借30余年的从医经验和与同事的密切配合,短短一两天内,制度、防护、物资、信息等困难一个个被击破,繁重的工作井然有序。“只要产妇和宝宝平安健康,我们辛苦些没什么!”在高新院区东产二科,按规定医护人员每6-8小时一班,但因为人手紧张,每个人都在超时工作。大家团结协作,相互鼓励,没有一句怨言。科室收治的都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孕产妇,防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焦瑞芬一遍遍提醒大家做到“消杀到位、医疗垃圾处理到位、培训到位”,并要求医护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包括对保洁员也进行耐心督导。她鼓励大家:“只要做到防护到位、操作规范,病毒并不可怕!”来到高新院区当天,焦瑞芬就遇到了一位来自高风险地区的急危重症产妇。“高压快了,还是双胞胎,情况很凶险。”焦瑞芬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产妇和两个宝宝转危为安。“目前,我们科已经有85名产妇平安出院了!”手术室内,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焦瑞芬经常连续做三台手术,这是穿防护服做手术的极限,下手术台时的她手指麻木,胳膊累得抬不起来,手术衣湿得能拧出汗水。“辛苦些没什么,产妇和宝宝平安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相互感动着,相互鼓励着,我们和产妇就像一家人!”“今天是我们团队入驻高新院区的第11天。这11天,我终身难忘!”焦瑞芬感慨地说。“科里所有医院,没有一个人回家,每个人都在默默付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东产二科,本着“产妇不动护士动”的原则,护士包揽了住院产妇取药、拿东西等生活服务,保证随叫随到。强者护士长说:“病区最多时住着37名孕产妇,我们和她们日夜相处,已经成为了朋友,每个产妇的喜好我们都了如指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相互感动着,相互鼓励着。”焦瑞芬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服药两年,一劳累和受寒就浑身酸痛。来到高新院区工作后,焦瑞芬每天凌晨1点前没睡过觉,早晨5点就要起床安排一天的工作,每天睡眠时间仅4个小时。她的父母都已年过70,在老家生活,父亲几年前做过手术,生活不能自理,由患糖尿病的母亲照顾着。前几天,焦瑞芬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因为怕他们担心,没敢说实情。强者护士长的女儿今年8岁,每天都要抱着妈妈的枕头入睡,说“有妈妈的味道”。“我们团队中很多人的孩子都只有2、3岁,处于懵懂的年龄,其中护士孙雪花的孩子才刚满1周岁。虽然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大家都积极要求来到一线。我为我的团队骄傲!”焦瑞芬哽咽了。焦瑞芬的爱人在正定黄庄隔离区开展支援工作,孩子在学校,一家三口各有各的战场。几天前,焦瑞芬的爱人抽空来到高新院区,隔着围栏给她递上水果,又匆匆离去。这是十几天来夫妻二人唯一的一次见面。“疫情终会过去,生活也终将恢复平静,到那时我们再相聚!”

出品:外宣医联部

文字:外宣医联部辛琳

摄影及排版:外宣医联部张冬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bk/1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