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正在高考的最后冲刺之际,记者走进石家庄市第四中学看变化。春天来临,大树已经发芽,草地即将吐绿,同学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老师们步履匆匆备课繁忙,一切都显得那么紧张而有序。

启智求真细节从课堂抓起

走进四中的学校大门,迎面是高大明亮“一字型”教学楼,上面“求真楼”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原来,这个楼名来自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安静的大门里面,正处于紧张的中高考备战状态。

校长武玉敏告诉记者,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推行校级领导“承包”年级,中层干部“承包”班级的“校长蹲点、中层包班”制,将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到人。特别是学校干部和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参加成绩分析会、集体备课,及时了解备考动态。校领导每天巡视毕业年级,对高三老师逐个听课谈心,确保种好这块责任田。

在这个基础上,全体四中人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启智求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对于学校而言,启智求真最主要的渠道在于课堂,所以特别重视高效课堂的打造,坚持“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种课型,四个维度”,在毕业年级重点推进“”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组织示范课、引领课,“人人过关课”。同时,以省级课题“四维度教学设计与反思”为抓手开展系列“听评课研讨”活动,开拓教学思路,诊断教学问题,改进复习方法。

走在四中的校园,你会不时看到大家一起听课、评课的忙碌身影,会心地微笑,热烈地讨论,用心地记录,一切是那么井井有序,一切又是那么安然笃定。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和追寻,在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中尽情彰显。

榜样力量处处传递正能量

毕业班的老师无疑是最忙最累的。如何让工作如此繁忙的高三老师保持良好的阳光心态,并从正面影响考生?

四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实行薪火传承,让退休老师发挥余热。”武玉敏说,学校专门邀请79岁高龄的吕权时老师到学校讲述当年做班主任、带毕业班的经历。吕老师还为每一位老师送上了亲自手编的“祝福戒指”和“生肖”。当一双苍劲有力的手和许多年轻柔韧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满满的正能量在其中传递。吕老师的徒弟耿燕老师说:“吕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专业的知识,还教给了我做人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

选树典型,让身边的榜样“摸得着、看得见”,也是这所学校的经验。

记者走在干净的教学楼内,“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前行力量”的标语随处可见,老师们的学习心得一一张贴。河北省师德标兵、石家庄市十佳师德标兵董海霞,石家庄首届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十佳、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赵玉颖……这些老师的力量让大家更加感到亲切,更增强了自身发展的内驱力。现在,全体四中人精神振奋,干劲儿十足,全情投入在迎接中高考的备战中。

温情陪伴师生结对助前行

有人说:“老师这个职业是一个良心活儿”,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用数据来考量。记者在四中采访,处处能体会到这种氛围。

高一(1)班有一个女生几日愁眉不展,通过谈心得知,父母因事吵架,家里硝烟弥漫。为了让学生拥有和谐安宁的家庭学习环境,班主任田光煜老师几次分别约请这名学生的母亲和父亲,做“和事佬”,当“调解员”。终于夫妻二人冰释前嫌,烟消云散。“幡然醒悟”的妈妈拉着田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您比我们还用心,我的孩子何其有幸,遇到您!”正是这样的一支用心、用情的教师队伍,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信服,成为四中发展最坚实的力量。

因为其他化学老师生病,高娟丽和李吉明老师在高一、高二代课,课间几乎都是“飞奔”;王荣娥老师身体不适,坚持带病上课……高三所有老师早来晚走,将办公地点搬至教室旁边,便于解决学生的课前、课后问题。为提高辅导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弱科,老师和学生结成“1+1”对子,一对一辅导……

作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四中人正在以更加有力的步伐,脚踏实地,描绘出更美好的明天。

文/本报首席记者李云萍(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诚信单位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fa/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