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药企停产禁令风波环保被姑息的
11月17日,石家庄市政府发布《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制药行业被排在治污行业的首位,四天后的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文件,再一次将制药企业的环保问题,推向舆论浪尖。一个以治病救人为终极使命的行业,为何却成为了夺走普通人呼吸权利的首犯? 如果不是石家庄市出了一纸《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除了居住在石家庄的居民,不会有多少人关心这个城市持续的空气污染到底有多严重。中国监测总站分析结果表明,自今年10月1日以来,石家庄是京津冀区域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PM2.5浓度均值比第二重的城市保定高出18%左右,比区域13个城市的平均值高出近60%。紧接着,一条《石家庄要求全市所有药企停工》的消息在医药行业广泛传播,先辟个谣,据E药经理人在石家庄政府网及业界核实:石家庄对全市制药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即所有原料药生产线被要求全线停工确有其事,但是制剂生产则视空气污染条件限产减排。具有反讽意味的是,11月21日,某券商出了一条投资推荐:“今日,国内所有VC生产企业停止报价签单,维生素行业惯例,产品涨价前停报不签单,环保的加码加速产品价格上涨。”故而推荐另一家不位于石家庄的维生素C巨头。众多周知,位于石家庄的石药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产能5万吨,市场占有率28%。矛盾从未如此尖锐,环保压力和制药行业发展被放置在天秤的两端,取其一就必须舍另外一端,如何取舍?这一《实施方案》对医药产业影响范围有多大?目前执行情况如何?对环境污染如鲠在喉的原料药生产未来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1范围有多大?在《实施方案》中,涉及到制药企业的描述是对全市制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特殊情况不能全部停产的,需报经市政府批准实行限产减排。按照《实施方案》,此项工作的整个周期是45天。石家庄当地媒体称之为“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出台这一工作主要原因是,从9月中下旬以后,石家庄市经历连续五次共28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位持续倒退。因此为了实现全年PM2.5浓度下降10%的考核任务,从而制定此方案。会涉及到多少制药企业?是目前业界最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中科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bk/4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应对
- 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