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抗疫情,ldquo我不敢看石
疫情反扑,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上个月,全国不过9个中高风险地区。疫情地图一片“绿”。 但不过半个月时间。中高风险地区,已经上升到66个。 沈阳、大连、石家庄,逐一进入封锁状态。尤其是河北石家庄,疫情突袭,到目前,有1万多人被集中隔离,为避免人员大量流动,疫情蔓延,部分地区的公交停运。 学校、娱乐场所全部关门。街道空空荡荡,只有环卫工人在打扫,以及防疫人员在巡逻。 从1月2日到1月6日,河北5天新增90例。 国家卫健委发声:河北疫情防控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前几天,“河北新增51例本土确诊”势如破竹冲上微博热搜榜首。石家庄,一座万人口的现代都市,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1月7日0至24时,河北省新增33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石家庄市报告31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邢台市报告2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1月7日0—24时,河北省新增39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石家庄市报告35例,邢台市报告4例。 截至1月7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地确诊病例例(重型5例、普通型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普通型)。 截止1月9日,石家庄累计检测出核酸阳性例。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含境外输入34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36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地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 从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详情看,其中有中学老师、学生,还有人曾参加婚宴、满月宴。 由此,石家庄,整个城市被拉响警报。 如同年年初一样,医护人员仍然是第一时间全力驰援石家庄。他们冒着零下15℃的严寒,火速支援分赴藁城区、赞皇县、长安区等采集点开展核酸采集,并调配物资做好后勤保障。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核酸检测的采集点大多设置在室外空旷区域。 今冬寒潮来袭,石家庄市迎来大幅降温,土生土长的李凯也对记者说:“石家庄从来没有这么冷过。”医护人员却长时间坚守在凛冽寒风中,呼出的气息在隔离面罩上结成了冰霜。 1月6日的凌晨3点,医护人员进入槐底社区,当时,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2度,地下车库滴水成冰,累到不行的时候,他们才稍微靠着歇一歇…… 1月7日凌晨2点,石家庄某住宅小区。一名医护人员蹲坐在地下,然后,小心翼翼举着一盒检测样本。 他不是不想站着,只是连续的熬夜,已使他接近虚脱。只能抽空捱一捱睡眠,即使如此,也不敢忘记手头的工作。 1月8日下午,石家庄某防疫站点。在完成检测任务后,一群医护人员横七竖八地倒头就睡。 有个网友说得很对: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石家庄要注意,而是全国上下都要提高警惕。 这次石家庄出现传播者,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掉以轻心了。 为什么国外发达国家都控制不住的新冠疫情,而我们国内却能够在三个月左右迎来拐点,直到新增病例清零? 就是因为我们当时面对疫情不会放松警惕,因为中国人够重视。 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下楼倒个垃圾,都习惯带上口罩。但凡需要排队的时候,大家都自觉隔开一米远。每一部电梯按钮旁,都插上密密麻麻的牙签,避免身体接触。 可现在,疫情还没过去,每天新增数据难以清零,而很多商场、菜市场、学校、公司却开始不带口罩了。 大家要注意,在新冠疫苗大规模普及前,只要出门,就一定要戴口罩,回到家勤洗手,避免聚集仍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手段。 年底提高警惕, 避免聚集,减少人口流动 尽管我们无法彻底掐断疫情,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防止国内出现大范围疫情反弹。 现在已经到一月中旬,再有不久,我们就要迎来大规模的春运。春节马上就要来临,个人的疫情防控就更加重要了! 前两天,江西省教育厅就发布了通知: 倡导师生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 自年1月1日起,凡进入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的师生,必须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 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寒假期间原则上不回家,确需回家的,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所有师生避免到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 除了减少聚餐、限制人群聚集以外,今年的防控措施又多了一条,“打疫苗!” 说实话,我们如果想要达到真正有效的“群体免疫,彻底消灭新冠病毒,基本上只有疫苗一条路。它是我们抗击新冠病毒的终极武器,也是大家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 好在我们国家疫苗研发的进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年12月31日,新华网公布了一个全国人民的重磅福利:免费新冠病毒疫苗。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疫苗研发负责人曾益新说,新冠病毒疫苗肯定免费为人民提供。只要符合接种要求的人都可以打,但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 随后,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阻断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等到全民接种新冠疫苗以后,真正的群体免疫也就实现了。到那时,我们或许就能恢复以前的正常生活。 而在疫苗没有完全普及前,大家还是要牢记钟南山院士的提醒: 很多学校的期末考试已经陆陆续续在进行中,马上要迎来大规模放寒假。虽然寒假不需要禁止出行,但确实要更加注意,不鼓励大家四处旅游或者去到国外,不要去现在已经列为中风险的地区。 冬季国内疫情不会大规模暴发,但警惕“环境传人”; 打疫苗一般一个月后才有效果,打了疫苗仍然要时时刻刻预防,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春节,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控 据国铁集团统计,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07亿人次,与年春运基本持平(4.1亿人次)。 如此大的人口跨省流动,如果防控措施稍微有一丝松懈,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此前,张伯礼院士就明确表示: 年从现在到2月底,这两个月非常关键。 如果把这两个月挺过去以后,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种,疫情防控形势应该说基本就会大好转,或者我们基本可以说,决定性胜利就来了。 所以,为了我们的最终胜利,希望在春节期间,所有人都务必认真履行以下防控措施: 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春运期间用人单位要合理安排放假时间,错开春运高峰; 如果跨地区出行,请提早了解前往地区的疫情形势;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妥善保管票据,以备疫情查询; 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可疑症状,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 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这些一定要牢记。 为了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一不要熬夜,晚上11点一定要躺下睡觉;二保持咽喉部的湿润,喝清咽茶,比如菊花茶,保持口腔湿润也很关键。 一起转发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人重视疫情,遵守防控措施。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好这个年! 正是有了无数医务工作者的付出,才让奇迹变成可能,而这才是他们的常态…… 除了线下,线上这些可爱的网友们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力量和感动!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因为有他们,中国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疫情,他们是时代里的英雄。 中国加油! 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fa/1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家庄生活电器凝心抗疫迎难而上
- 下一篇文章: 谁做的这本石家庄通讯录太全了有了它,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