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年中经济观察三
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促消费成效持续显现。 石家庄市如何以超常举措和超常努力,全方位、多领域激发消费潜力,力促经济加快复苏?日前,记者走商场、转街区,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的变化中,感受城乡消费新趋势,窥见经济发展新活力。 靶向施策,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 特色演艺、精品文创、天南海北的美味小吃……走进石家庄的特色商业街区,每个街区都有各自的办法,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白天来闲逛时,移步换景;夜晚再过来,灯光辉映。来到这里,购物消费自然少不了!”前些天,市民张佳丽陪着家人在栾城区的古栾水镇度过了一个愉快周末。 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只是繁荣经济的突破口之一。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主动通堵点、接断点,打破障碍壁垒,畅通经济循环。 谋长远,需要把握发展大势,系统谋划布局。 持续擦亮夜经济名片。抢抓国家和省促消费的系列政策机遇,石家庄市按照“既有重点商圈,又要突出购物主力业态”的思路,系统规划夜消费集聚区,培育“深夜食堂”等夜间生活业态,打造了一批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区域和活动项目。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商业街区。重点改造提升国家级试点步行街湾里庙步行街以及火车头步行街、勒泰庄里街2条省级试点商业街,培育打造5条市级试点步行街,并在各县(市、区)培育挖掘N条特色商业街,加快形成“1+2+5+N”多层次、多业态、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发展格局。 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快速精准科学防控,对主要购物街区、餐饮街区、旅游景点等地,严格落实防控政策,慎始如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市场消费安全稳定。 立足当下,离不开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务实举措。 延长营业时间。4月15日晚上起,全市家商贸企业延长夜晚营业时间,累计涉及家门店,并对连接主要购物街区、餐饮街区、旅游景点的城市公交加密夜间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发放惠民红包。夜经济启动当晚,集中发放夜经济惠民红包,让市民夜消费、夜休闲、夜生活享受优惠,激活消费潜力。 举办特色活动。举办购物节、啤酒节等高品质夜间休闲活动,借势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及当地明星网红营销,提升消费活力。 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商品零售.1亿元,同比增长6.8%;餐饮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3.1%。 元氏夜宴商业街。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 线上发力,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团长’,小笼包要一份。” “好的,没问题。预计明天下午到货。” “到货通知:酸奶、甘蓝菜、牛肉套皮、桂圆干、柔顺剂都到货了,大家赶快来拿货。生鲜不宜存放,要趁新鲜吃。” 近日,“小许到家”翟东店店长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ly/14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凤凰不夜城,点亮石家庄夜经济的一座梦幻之
- 下一篇文章: 河北石家庄夜经济点亮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