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聊石家庄的事情。长文……从政策到经济,着力于微观的剖析。

最近看到一个山河四省的说法,曾经的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一贯的兵家必争之地,有山河险峻,有粮草充盈。西柏坡之所以成为新中国的一个起始点,和这里的地理属性是分不开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成就了石家庄,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也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作为河北省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说法是北京对于河北的影响,造成了石家庄人才和资源的外流。但是反过来看,石家庄自己就没错么?zf官员最常见的离任方式是下马,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见到的景象吧。zf把办公大楼盖在正定新区,这也无可厚非。我也一直没去看过具体盖成了什么样子,我一直以为就是这样的:

但是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它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

都是网上找的图,如有侵权,联系我删除。

所以,这不像办公大楼了,像博物馆。然而河北省博物馆的占地面积是平(大约,我在地图上量的)如果把周围的整个街区都算进去的话,就是四个方向的广场,那么占地面积应该是1w那样。但是正定新区的这个大楼占地面积是39w平。十倍。这个数据是我从网上找的,地图上没有标记出来。

结果就是,这个办公大楼配置过高超过了行政标准而导致无法使用,现在据说东边的一面租给了同福集团用于办公。

我呵呵呵。

现在你还觉得石家庄的经济不发展是因为北京么。是的肯定是有北京的原因,但是都怪到北京头上,北京也挺冤枉。

说正题。突然的放开给……中国,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医疗药品的供给成为了大问题,所幸中国的生产力值得信任,一些药品快速得到补充。医院里,到现在,很多科室里还有呼吸内科的病人。医院来说,高峰还没结束。

但是无论如何,第一波疫情在石家庄算是过去了,急诊门诊开始正常,现在病人起码能得到医疗支持,而不是面对忙不过来的医护人员,在旁边默默等待。

春节是城市里最安全的时候,大家都走了,病毒也走了。至于第二波会不会以乡镇作为根据地爆发,目前还不确定。毕竟xbb并没有大范围传播,春节也有可能会平稳渡过——但是也不排除中国这个大培养皿再出点什么新病毒,毕竟人口基数在这里呢。

说经济。

这是重点。

都说疫情放开之后经济会重启,但是那得看地区,在石家庄这样的地方,很多事情不能指望。

挨个说吧。

1。人口的流出

春节之前,元旦之后这一段时间的人口流出是很重要的。不要总盯着北京吸走多少人才,不是人才,是外来务工的劳动力,也必须重视。如果一个城市连送牛奶的都没有了,那么这个城市的牛奶消费就会大大减弱。所谓的内需,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方方面面的累加。

石家庄年前这一段时间的人口流出,可不单纯是过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的流出。原来从河北农村吸引到石家庄这个城市里的劳动力,正在重新寻找新的劳动力市场。

元旦前后我曾经在抖音上看到一个人发……说在石家庄没有省下钱。挣的钱也就是够生活,打算离开了,评论区一大群人说已经离开了之类之类。

石家庄这个地方吧,不排外,不歧视外地人,但是……不挣钱。

不挣钱也不是说光外来人员不挣钱,本地人一样,谁也好不到那里去。

为什么说1月的人口流出很重要呢,因为11月封控,12月其实是人们怀抱梦想的一个阶段,但是如果这个梦想一个月都没有回报,那1月人们就可能会放弃。刚好过年,早点回家,明年再做打算。

有人可能觉得,梦想就值得我们坚持一个月么。实际上就是这样,要是口粮不足,一天你都坚持不了。封城的时候有个人过来石家庄治病,合租居住环境不好,他说想要换一个整租,因为贵,最终放弃。

梦想不值钱,但是一分钱真的难倒英雄汉。

元旦前后就开始有人离开这里,当时的情况并不太明显,或者说,是我没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tc/1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