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火车拉来的城市
作者:刘化田 原载:《廊坊日报》年5月31日7版 铁路、火车站、火车是人们对廊坊认识的开始,也是廊坊兴起的发源地。这点和河北省会石家庄、河南省会郑州颇为一致。 一百多年前的清末,这里仅仅是个村庄,连县城都不是。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野。廊坊的名字最早见于文字是乾隆十四年(),由当时东安(安次)知县李光昭主编的《乾隆东安县志》中记载“郎房,距城三十里(县城在今仇庄乡光荣村)”。是北昌里(行政单位)下辖的一个小村落。 它的兴起在时隔多年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从北京修建至山海关的铁路,在北京与天津中间的郎房建立一个三等火车站。两年以后()铁路正式通车,从此给这里带来了各类商品和来自各方的不同人群。随着人气和物资的聚集,在火车站东北角自然形成了一处独具特色的经营场所——廊坊老三角地。这个与铁路、火车站同时并存的特殊地名一直延续至今。 这也和其它铁路沿线城市一样,廊坊的起源与发展与这条铁路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铁路给这里带来了希望与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族群的经营理念、多元文化、传统技艺、民间习俗……民国初年,廊坊建立集市。年,廊坊成为安次县境内第一商品流通大镇,并以火车站、铁路两侧为中心,形成了东、南、西、北4条主干街道与其相配套的4条辅助小街,是廊坊镇最初的城市雏形。从此,火车站四周真正成为经商者的宝地。 铁路的方便快捷,人口和商品的聚集,在这里很快形成了百货五金、粮油加工、饮食服务、中西医药、小手工制作等十大主导行业,六个专业市场。全镇户,多人口,各类坐商、行商、摊贩多户。 新中国建立后,这条铁路和火车站给廊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年,由于永定河闹洪水,安次县城迁至如今的廊坊;年,原天津地区所属单位迁来廊坊;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部管道局、物探所、勘探所等中省直大型企事业单位先后落户廊坊。这里因铁路使人口汇集而包容,多元融合,形成了自身的城市文化特色。铁路对这座新型城市的影响与带动越来越明显。 从实质上说,廊坊城区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年轻,却充满活力。 年6月,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并在廊坊设站,这对位于京津之间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其重要意义和发展前途不言自明。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将谱写出更新、更美的铁路篇章。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wh/6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城记它也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承载着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