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丁桥镇新仓村、周王庙镇长春村、盐官镇桃园村以及周王庙镇云龙村这些美丽乡村,今天,就跟着报姐一起探访金庸旧居,品味一下大侠传奇人生吧。第五站:袁花镇新袁村

进入袁花镇新袁村满眼都是绿,层峦叠嶂的绿,扑面而来的绿。古朴自然的风景夹杂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随着新袁村的河流盘活了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拥有如此灵秀的美景,难怪可以孕育出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查氏家族。

新袁村北倚城隍山,南邻黄湾,东部紧靠着袁尖公路和嘉绍高速出口,交通便利的新袁村就像大自然打开的一个口子,让人闻着花香,听着鸟语,不自觉地进去瞧一瞧。探访金庸旧居看大侠传奇人生来到新袁村,怎能不去金庸旧居看看?那个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当天虽然下着阵雨,雨势忽大忽小,但是依然挡不住游客们慕名而来。来自石家庄的刘女士携家带口细细品览着金庸旧居的每一处。金庸旧居,白色的围墙,青灰色的砖瓦房,与如黛的远山相映成趣。跨进金庸旧居的门槛向右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庸作品中“七十二侠客”长廊,墙壁上各种人物摆着自己的招牌姿势,诠释着“泰山北斗”笔下的栩栩如生。一直向西走,便是《走进金庸》展示厅,无论之前你对金庸了解多少,来到这里都可以隐约看到那波澜壮阔的起伏人生。见游客们在澹远堂前驻足张望,管理员上前介绍,这块蓝底金字的堂匾是后来补挂上去的,之前那块是康熙为了嘉奖查昇亲笔题写,据说因为康熙皇帝感动于查家的文翰之风,欣喜之下动笔题词。原先彰于查氏祠堂内,后来祠堂被砸,楹联也没了,现在大家能看到的都是后人模仿后补挂的。说起查氏的名人,旧居管理员一脸骄傲,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管理员是金庸同父异母的弟弟查良楠。这位面相敦厚,皮肤黝黑的老农今年已经71岁了。十几年前,看着老房子已经残破不堪,查良楠心情十分沉重。于是,他产生了绘制老宅全图的想法。他凭着自己的回忆,用一5米长的竿子,仔细丈量老宅的面积,一点一点地记录起来。然后,又用了几天时间绘制了“赫山房”原貌的平面图。年7月,我市对“赫山房”进行全面修复,才有了大家今日所见的金庸旧居。“造好之后我的心情好了很多,这是我们查家的祖宅,我在这里长大,如今我守着这些房子,让更多的人知道查家。”如今的“赫山房”恢复了晚清民居风格,坐北朝南,风火墙高六米多,正中三间为厅堂,东西两侧为卧房、书房、厨房和起居室,屋宇分五进,每进之间有两米宽的南北向走廊,有墙门和天井,总面积达平方米。规模不大而具大家气象,结构不繁而见气韵流动。大门门楣之上,悬挂一方匾额“赫山房”,系著名红学家、金庸好友冯其庸题写。迎面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金庸旧居”,也是冯其庸的手迹。小坐生态公园感受原汁原味乡村风貌这些年,新袁村建起了金庸旧居生态公园,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新袁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百姓有个休闲的去处。抱着孙女在金庸旧居与邻居闲聊的村民赵雪妹对这几年新袁村的变化感受颇深,她的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做了新袁村的村官,参与了让新袁村“变美”的过程。“金庸旧居重建之后大家对金庸的了解又多了一层,现在还有生态公园,村里干净了很多,漂亮了很多。”这些年,新袁村虽然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但是村民们都敏感地觉察到它由内而外的变化。新袁村党支部许勤芬感慨,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他们确实下了功夫。老百姓口碑最好的,还是金庸生态公园的建成,依托金庸旧居,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村里在河边搭起了亭子,在浜上建起了桥,晚上散步也无需担心看不清路没处走,灯光早已把整个生态公园照亮。许勤芬认为,要真正打造美丽乡村,是一件内外兼修的事情,并不只是在硬件上下功夫就可以做到,所以村里以多种宣传方式引导村民建设美丽新袁。村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xw/1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