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改名中兴市某些人别再瞎折腾了好吗
点击薛城街订阅!爆料 合作 最近你是不是也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一张看似枣庄市改名为中兴市的批复文件的照片呢?还有朋友把照片发到后台问小编真假,我们先看看这张流传神广的图片吧: 在小编看来吧,这个东西假的实在是太没水平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级市更名需要由国务院批复,所以鲁字这个文号无从说起。 2、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鲁字这种文化,山东省政府发文的文号是“鲁政字〔X〕XX号”。 3、行文规则上,第一句应该是称谓。即国务院发给山东省政府的批复第一句应该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这种格式才对。 4、字号、字体都不对,标题都没加粗。 总结就是:造假拙劣,幸亏没有打出来全文,要不然妥妥的伪造公文罪!下面这张图是《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的批复》,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国务院批复文件! 虽然这个文件是假的,不过凡事都是无风不起浪,关于枣庄市改名的问题,在网上一搜就是一大堆,尤其是在鲁南论坛上,某些整天像是被踩了尾巴的人(俗名就是大名鼎鼎的“枣庄复读机”,在百度山东吧分布也很广泛),整天意淫着给枣庄改名。改名的方案也是五花八门,有想叫峄州的,有想改名叫中京的(这个真的是敢想)、还要就是上面这种想改名叫中兴的(确定不是中兴的广告?)。 枣庄到底应该叫什么?之前有一个很火的文章叫《盘点那些悲催的城市改名》,其中有一个例子就说说枣庄原名叫兰陵(苍山县已经改名为兰陵了,所以枣庄想改也没戏了)。但是!其实枣庄原名兰陵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误传。枣庄并不是从兰陵改的,这两个名字之间没有关系。我们来看看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就知道了。 先来看枣庄是怎么来的。枣庄这个名字出现得很晚。明朝建立不久,朝廷下令允许百姓采矿,这下子全国都动起来了。在现在枣庄这块地方,当时叫峄县,人们开始开山取石,挖煤挖井。但是因为开采技术不是那么给力,所以人们就三五成群,组成小分队来采矿。这些人组成小队伍后,就地定居,他们以姓氏或者一些标志作为地名。比如几家姓李的人聚在一起,这个地方就叫李庄。几家姓张的,就叫张集。如果姓氏不统一,那就按一些地标取名,比如聚集地有一片稻田,就叫稻庄。其中有几户人家聚集在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枣林,于是取名枣庄,所以枣庄最早就是一个枣树很多的村庄,这个没错。 不过当时枣庄地方很小,在各路采矿大军里,只是打酱油的存在。等到清朝嘉庆年间,朝廷继续下令鼓励民间开采,这么一来就更火了,尤其是在枣庄出现了几个大家族,靠采矿起家,个个富得流油。枣庄的这几户大家族就联合起来,经过李鸿章的批准,在他们的家乡枣庄成立了“中兴矿局”。 中兴矿局越做越大,到了年,还成立了“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总部就位于峄县北部的枣庄。这么一来,枣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毕竟是大公司总部所在地。年,枣庄成立了市委,成了山东省的一个省辖市。这就是枣庄从一个几户人家的聚集地慢慢变成一座城市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兰陵。兰陵可比枣庄悠久多了,它是山东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县。兰陵县设立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名字是屈原给起的。屈原说,兰是花中之圣,陵是高地,兰陵有一种圣地的含义。楚国设立了兰陵县,治所就在现在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这是最最纯正的兰陵。因为山东地区属于齐鲁两国,齐鲁两国都没有实行郡县,所以楚国设立的这个兰陵县就成了山东历史上的第一个县,所以苍山改名叫兰陵是无可厚非的。 而枣庄作为一个从村子一步步提升级别到地级市的城市,叫枣庄有什么不好?有些枣庄人口口声声的说着热爱家乡,难道连一个名字都不能容忍吗?再者说,你以为改名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儿吗?一个老城市改名不同于新组建的城市起个新名;老城市改名牵扯全国的档案、地图,通讯地址,交通标志,车站码头名称,机票车票,本地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名称,各种印鉴,票据,标志,标牌等等都要改。而这些都是需要钱的!!6年枣庄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亿元,就这么点钱花在修路、架桥、改善民生、发工资上还很紧张呢,你还想着去折腾着改名??其心可诛也!另外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跟名字有关系吗?同样是庄,石家庄依然可以做省会;中关村一样可以是IT中心,桐乡一样可以很有钱,深圳的“圳”字,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就是田野间的水沟。所以名字很重要吗?讨论改名的人,本身就是对自己所在城市的一种“不自信”。如果你们自己都不自信,那么枣庄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庄”。所以,那些整天闲着没事而干的,还是干点正事儿好不好?改名?别再开这种玩笑了! 来源:滕州城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xw/6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地铁站墙上画什么石家庄7个地铁站艺术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