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年期间,通过对各个城市群的经济密度的分析发现,各个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从产业集聚的绝对数值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城市群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青岛城市群,年的经济密度值都在0.45以上;而排名4-6位的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济南城市群以及郑州城市群;而剩下的城市群经济密度值年0.5以下。从经济密度的增幅来看,西安城市群以年均0%的增长幅度位居第一位,接着是武汉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增长幅度分别是%和%;

后面年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的南昌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分别是24.9%和24.6%;而剩下的城市群年均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下,从大到小依次是郑州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济南城市群、青岛城市群等。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经济发达城市群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霸主地位不再是一家独大,新兴城市群已经在慢慢崛起。各个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在-年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是各个城市群之间的集聚水平还是存在显著差异。

二、三产业GDP占比:在-年期间,通过对各个城市群二、三产业GDP占比情况来看,总体上各个城市群二、三产业GDP占比越来越高,基本上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在-年之间一直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分别从年的96.05%、97.7%和92.98%增长到年的96.45%、98.27%以及96.89%,同时京津冀城市群的二、三产业GDP占比相比于年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

紧接着就到了太原城市群、青岛城市群以及郑州城市群,在年的三产业GDP占比分别是95.49%、94.86%以及9.16%;而其余的城市群而、三产业GDP占比在年都在91%左右,其中在年到年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成渝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分别增长了约10个以及5个百分点。可以发现和各城市群的二、三产业GDP占比都在升高,说明各城市群产业集聚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群。

就业密度:在-年期间,各个城市群的就业密度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城市群在年左右的就业密度水平增幅明显升高,基本上到年和4年年左右到达了峰值。其中如成渝城市群、合肥城市群以及南昌城市群增长幅度较高,分别增长为年的4.4%、8.%和0.0%。另外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发达城市群,增长幅度也分别在4年和年到达了顶峰,增长幅度分别为24.2%和24.4%。

其中增长幅度排名第4的城市群是郑州城市群,说明传统城市群的霸主地位不再是一家独大,新兴城市群已经在慢慢崛起。其他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在年到年增长幅度大部分5%到20%之间,其中增长幅度垫底的城市群是青岛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分别为5.5%和9.8%,较其他城市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剩下的首都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以及石家庄城市群在4年的增幅达到了最值,增长幅度分别为10.5%、19.8%和19.9%,在年到达峰值分分别为西安城市群和济南城市群的19.1%和1.5%。

城市群就业密度水平平缓发展型定义为位序变化频率较小,具体可以分为高水平平缓发展型,比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就业密度水平常年位于第一位和第二位,青岛城市群在至2年的产业集聚水平一直稳定在第三位,虽然在2年至年由第三位缓慢下降至第五位,但从总体变化来看属于高水平平缓发展型;太原城市群就业密度水平较低一直位于最后一位,属于低水平平缓发展型,虽然位于第八位的成渝城市群在年上升到第七位,位于高水平与低水平之间。

另外西安城市群在年以前就业密度水平一直处于第7位,虽然在年到年有所起伏,但是到以后年缓慢降至地11位,相反郑州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的就业密度水平位序一直处于上升通道,郑州城市群从年的第7位上升到年的第位,合肥城市群的就业密度水平从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城市群就业密度水平徘徊发展型包括“W”徘徊发展型和“M”徘徊发展型,10年内位次变化幅度在到7个。

这样的城市群有5个,包括济南城市群、南昌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以及首都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武汉城市群和首都城市群。一是徘徊发展“W”型,如首都城市群和石家庄城市群,其变化规律是位序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二是徘徊发展“M”型,如济南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以及武汉城市群,其就业密度位序水平变化规律是先上升,接着下降,最后再上升。

然后从二、三产业GDP占比情况来看,年至年期间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水平都较高,长三角城市群基本上维持在96%,而珠三角城市群水平较高并且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从年的97.5%上升至年的98.27%,说明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二、三产业GDP占比水平都较高,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以及产业分工比较完善合理。另外从发展型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合肥城市群的二、三产业GDP占比来看差异较大,京津冀城市群二、三产业GDP占比由年的92%上升至年的96%,而合肥城市群二、三产业GDP占略低于京津冀城市群,比由年的85%上升至年的91%。

最后从就业密度来看,成熟型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水平都较高,长三角城市群就业密度从年的.76上升至年的4.6,虽然在年至年期间都是增长趋势,但是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于珠三角城市群就业密度还具有差距,珠三角城市群就业密度从年的4.18上升至年的5.14。另外从发展型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合肥城市群的就业密度来看,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合肥城市群就业密度从年的2.27上升至年的.14,虽然在年至年期间都是增长趋势,但是合肥城市群相比于京津冀城市群就业密度还具有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就业密度从年的.1上升至年的.58。

结语

所以,对于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不仅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更具活力,相比于处于中部位置的长三角城市群,沿海位置更是锦上添花;同时也可能与城市群包含城市的数量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主要是核心城市决定,比如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合肥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包含的核心城市北京市以及天津市都是中国政治以及经济核心,发展潜能巨大,可利用资源多,而作为合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合肥市发展相比于北京市以及天津市明显不足,发展速度与北京市以及天津市还有待于提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iazhuangzx.com/sjzyw/14319.html